时间:2024/3/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古隆中故居之争”的说法不是很确切,诸葛亮的故居在山东聊城,只是他从十七岁到二十七岁在襄阳古隆中隐居了十年,在那儿躬耕苦读,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刘备三顾毛芦后,才走出隆中,为了纪念这段日子,后来也就有了诸葛亮躬耕地之争。

襄阳古隆中

当然也有一说,这个诸葛亮躬耕地在河南南阳的卧龙岗。

01为什么出现诸葛亮躬耕地之争?

现在遍布各地的武侯祠并不少,除了湖北襄阳的古隆中,还有河面南南阳的卧龙岗,此外比较著名的就是成都和汉中的武侯祠了。那么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诸葛亮躬耕地?

学术研究的目的就是尽量用详实的史料穷尽事情的真相,这么多武侯祠也就有了一问题,究竟哪个才是诸葛亮的躬耕之地。其它地方因为诸葛亮生活的时间相对较短,最终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两个地方。

02襄阳说南阳说的各自有哪些依据?

襄阳说的依据很多,从诸葛亮的生活圈子,交友圈子来看,他的妻子以及结交的一些名士都在以隆中为中心,以15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这比较符合逻辑,况且在汉代和行政区划与现在不同,当时襄的部分地区归属南阳郡。《出师表》中“大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并不矛盾,当时与后主说自己肯定是先说大地名,就像一个在国外的人,向别人介绍自己来自哪里时,首先说自己是中国人,如果有必要在说省份,如果在国内身处外省,首先说自己是哪个省的,再说地市,这个说法习惯自古至今,没有太大变化。

南阳说的证据虽不多,但是《出师表》中那句“大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简洁有力,只可惜缺乏更多的证据支撑。

今天我们不说这些,几百几千字一时也说不清,将争论留给专家、学者和民间有有兴趣的人士,只说说前人在处理这起争论时表现出的卓越智慧。

03前人是如何平息躬耕地之争的?

话说清代有个科场才子顾加衡,他是襄阳人,被补缺在南阳任知府。顾知府在南阳时任父母官期间,当地的一些文人将这个话题扯了出来,想请顾知府表个态,诸葛亮躬耕之地究竟是在襄阳古隆中还是南阳龙岗。

这些文人当时的心思现在无人知晓,但是旁人看得清,无非是给顾知府出个难题。

说在襄阳吧,就会扯上私心,自己在南阳任职,再说文人若请解释《出师表》中的那句”大臣本布衣,共耕于南阳“会带来一系列话题,现在说信息不对称,那是才是真正的不对称,史料除了几本线装书,找些资料和信息还真难,要是到现场实地考证一下,这样的事情也用不上几百里加急,用马车最少也得近几天的时间,所以只得避开这个话题。

说在南阳吧,除了那句“大臣本布衣,共耕于南阳”外,再找不出别的证据来,自然也不会违心去表态,再说若说在南阳叶落归根后回到襄阳,会落下一个骂名。顾知府当时真的是太难了!

好在官至知府经历过县考、府考、京考,在乡试、会试、殿试中一路过关斩将还是有智慧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既回答了问题,又及能照顾襄阳人和南阳的情绪,这就需要一些处世的艺术和智慧。

顾知府于是喝了一碗稀泥,大笔一挥:“心在汉室,原无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看看这站位,丝毫不比当年诸葛亮隆中对逊色。

一些文人看了这对联后,再去争论的话,胸怀、格局、站位都显得太小,只得连连称道“好对,佳对、妙对!”争论也就在这对联中消化,就是这样一个对联,将争论平息了多年。

“和稀泥”有的说是偏义词,也有人的说是中性词,现在在乌克兰问题上美俄较劲,德国、法国出面斡旋实质上是不是也是一种“和稀泥”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anyangshizx.com/nysjj/122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