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讯(罗玉全晓宇)5月31日下午,南阳市淅川县人民法院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伟东、原环境资源审判团队长陈璞、环境资源审判团队长杨泓出席发布会。院新闻发言人、政治部负责人张长海主持会议。 发布会现场 会上,李伟东通报了淅川法院近三年办理的环境资源类案件情况,并从四个方面通报了淅川法院积极运用审判职能,依法保护水源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亮点。一是提高认识,强化保障,不断完善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机制。二是更新理念,注重效果,坚持惩治与修复并重,尽最大努力使破坏的生态环境得以修复。三是加强协作,凝聚合力,共护一渠清水永续北送。四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增强全民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杨泓公布了淅川法院审理环境资源刑事犯罪的五起典型案例,重点介绍了在环境资源审判中严厉打击遏制犯罪、震慑犯罪的同时,使破坏的生态环境得以修复的三种具体措施。 县委网信办、县电视台、掌上淅川等7家媒体参加本次发布会。针对媒体记者提出的“淅川法院如何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保护的司法联动机制”“禁渔期捕捞少量鱼类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砍伐自家树木是否构成犯罪”等问题,陈璞、杨泓分别详细作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一步,淅川县法院将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区域协作力度,充分发挥司法建议职能,积极参与环境领域社会综合治理,为建设“美丽淅川”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anyangshizx.com/nysxw/116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