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6/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3月6日,南阳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十七场发布会。市财政局、市金融工作局、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南阳监管分局等单位介绍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发布会内容摘录如下。

市财政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阳市财政局积极采取措施支持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主要采取了以下十项举措:一是加大疫情防控资金投入。截至3月5日,全市财政疫情防控投入资金达8.8亿元。同时,争取金砖国家新开行抗击疫情项目贷款1.1亿元,支持地方疫情防控能力建设。二是强化基层资金保障和库款调度。日前,下达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1.9亿元,加强对“三保”、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的经费保障,加大对基层特别是困难县区的支持力度。三是实施救治费用补助政策。确诊及疑似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医疗保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全额给予补助;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所需的防护、诊断和治疗专用设备及快速诊断试剂采购所需经费,由财政予以安排。四是关爱关护参与防治的医护人员。根据一类补助标准,对于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或确诊病例,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病例标本采集和病原监测等工作相关人员,按照每天元予以补助;对于参加疫情防控的其他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按照每人每天元予以补助。将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所覆盖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临时纳入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目前已预拨工伤保险基金万元,保障遭受事故伤害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在感染和治疗期间的工伤医疗救治。五是落实税费减免政策。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支持疫情防控有关税费减免和优惠政策,主要有:确定适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进口物资免征进口关税政策的单位和物资清单,明确生产经营防疫物资企业适用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政策;及时落实经费保障,支持相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对防疫药品和医疗器械免收注册费政策;对运输疫情防控重点物资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包括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四大类,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等。六是支持稳岗就业工作。对政府有组织的外出返岗务工,提供必要的出行、上岗物资,由财政对相关费用给予补助。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补贴返还力度,对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的参保企业应急稳岗补贴返还政策延长一年,执行期限截止到年12月31日。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适当放宽裁员率比例,将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补贴返还政策裁员率标准进一步放宽到不高于5.5%,对参保职工30人以下的企业,裁员率放宽至不超过企业职工总数20%。对国家和省认定的贫困县区的企业稳岗返补贴还标准提高到60%。支持企业开展在岗培训并按规定纳入培训补贴范围。七是纾解企业困难推动复工复产。阶段性减免符合条件企业的社会保险费,中小微企业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免征期限不超过5个月;大型企业单位缴费部分可减半征收,减征期限不超过3个月;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可申请缓交社会保险费,缓交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缓交期间免收滞纳金。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房租“二免三减”政策;对入驻利用国有经营性资产开设的各类孵化园、众创空间的中小微企业,实行6个月房租减半优惠政策。经研究由南阳投资集团申请发行不超过20亿元的“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小微企业恢复生产。日前,争取上级补助资金万元,专项用于支持企业职工稳岗、转岗就业培训、支持企业缴纳社保降低企业负担等。八是强化重点疫情防控企业资金支持。对生产应对疫情使用的重要医用物资企业及重要原辅料生产企业、生产重要生活必需品企业、重要医用物资收储企业、为应对疫情提供相关信息通信设备和服务系统的企业以及承担上述物资运输、销售任务的企业,实施名单制管理,通过专项再贷款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同时财政部门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75%进行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九是灵活高效开展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工作。落实财政部规定,开通绿色通道,对疫情防控所需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适用紧急采购,可不执行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方式和程序,采购进口物资无需审批,提高相关物资采购效率;对疫情防控指挥部确定的项目,可不进行事先预算评审,事后需要评审的,实事求是予以补评,加快项目建设推进速度。十是进一步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对标对表上述政策措施,财政部门能够直接执行的,立即执行;紧急资金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加快资金拨付,必要时垫付预支;需要其他部门协调配合的,主动担当作为,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和紧密联动,确保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尽快取得实效。

问:疫情发生后,地方财政收支受到阶段性冲击,目前我市财政部门如何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财政平稳运行?

答:客观来说,这次疫情对财政收支产生了一定冲击,但这个冲击是阶段性的,目前看,疫情防控支出是足额保障的,疫情对财政收支的影响是可控的。

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通过综合性的财政措施,把疫情对财政收支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地方疫情防控和民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一是坚决保障疫情防控资金。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和防控需要,统筹支持患者救治、医护人员激励、政府采购、物资保障等方面,提高管理水平,严肃财经纪律,确保疫情防控经费保障政策落实到位、工作部署到位、资金拨付到位、监督管理到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日前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万元,采购抗冠中药制剂用于保障一线防控人员健康安全。

二是坚决贯彻落实企业复工复产财税支持政策。要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严格落实社保费阶段性免、减、缓,以及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切实缓解部分企业缺工严重、稳岗压力大和重点群体就业难等突出矛盾。日前,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万元,支持解决农民工复工返岗包车、专列等费用。

三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财政方针。坚持量入为出、节用裕民,打好“铁算盘”、当好“铁公鸡”,精打细算,大幅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刚性支出。市财政在安排年财政预算时,在上年的基础上,对一般性支出压减10%、对“三公”经费压减20%,压减出来的资金用于加大对疫情防控、三大攻坚战、教育、“三农”、社会保障等民生重点领域的保障力度。

四是加强上级支持政策的研究争取。为应对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中央和省密集出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直接涉及财政的有40余条,这些政策时效性强、政策窗口期短,财政部门抢抓机遇,加强研究,找准上级政策与南阳实际的契合点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其中已争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补助资金1.2亿元等,把相关政策转化为支持南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真金白银,为疫情防控和经济平稳运行积极贡献财政力量。

市金融工作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金融系统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

一、高度重视,及时安排

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所有人员手机保持24小时畅通,所有人员春节假期不允许离开南阳,并严格值班带班制度,有情况及时报告。组建了市级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工作群、各县市区金融局主要负责人工作群,搭建“一把手”直接沟通平台,减少工作环节。

二、迅速行动,强力保障

疫情防控期间做到三个“不间断”:

一是金融服务不间断。确保自动服务设备安全运行并及时消毒,组建办理对公业务专班,随时需要随时办理。使用电子渠道等离柜方式提供服务,依托智能在线客服为客户提供线上业务办理及咨询服务,保障基本金融服务和关键基础设施稳定运行,确保金融服务24小时不间断。

二是金融绿色通道不间断。各银行业机构建立绿色通道,全力保障疫情防控重点医疗机构、企业的金融服务,为政府机构、防疫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紧急取现、资金划转等应急金融服务。通过专项信贷额度、专门服务方案、特别利率优惠、手续费用减免等方式,提供优质高效的疫情防控综合金融服务。

三是风险保障不间断。通过企业财产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等为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更多保障。通过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稳定农业种养殖户和农民生产经营预期,创新专门产品向疫情防控一线人员提供保险保障,以多种方式开辟理赔绿色服务通道,对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患者或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供理赔便利。

三、措施得力,服务到位

一是强化政策合力。疫情发生以来,全市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家次,共投放信贷81.12亿元。

二是做到精准对接,及时投放。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梳理市级疫情防控领域重点支持企业清单,准确掌握疫情防控金融需求。目前,已促成各金融机构与全市85家对疫情防控贡献较大的企业建立“一对一”服务,确保最大资金保障。截至目前,85家企业已获得授信近7亿元,其中25家企业与多个金融机构达成贷款意向,合计金额4.5亿元。

三是加大信贷纾困。组织协调全市银行通过电话、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anyangshizx.com/nysrk/47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