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3/2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南阳娃儿

南阳娃儿

老表老表老表……搁哪儿呀,黑聊来喝汤?

板货三老表

你个板货三挟邩啥挟邩,俺地里刨坷拉,改一儿!

南阳娃儿

打渣子哩,不来去火吧,找你拍拍话儿哩……你看你那肉磨劲儿。。。

板货三老表

改一儿,你揍好饭了再喊我,豆这,干活儿了

╮( ̄▽ ̄)╭

在南阳,

有一种闪电叫扯闪,

有一种聊天叫拍话,

有一种惦念叫膺记,

有一种慌张叫舍急,

有一种冒失叫烧毛,

有一种笨蛋叫板货三,

有一种傻瓜叫信子,

有一种舒服叫美气,

有一种漂亮叫支楞,

有一种否定叫不沾闲,

有一种干什么叫抓里,

有一种说话叫挟邩,

有一种骗人叫表人,

有一种再见叫改一儿见,

有一种算了吧叫去伙吧,

有一种扯淡叫做打渣子哩,

有一种土块叫坷拉蛋儿,

有一种瓦片叫瓦船儿,

有一种蹲的动作叫圪蹴那儿,

有一种乐器吹奏叫吹谜米尔儿,

……

这样的南阳方言

你会说不?听懂没?

就在昨天,

就在南阳,有场方言座谈会,

那诙谐有趣的讲解,

那忍俊不禁场面,

……

快来瞅瞅

崔鉴平:老方言,反映当时南阳战略地位

南阳唐王府博物馆馆长崔鉴平是土生土长的南阳人,他说,南阳方言,属河南方言小片数种方言中的一种,很形象,很意会,如“诳语”是“吹”,“视”是“瞅”,“性急”是“毛躁”,“办事不妥”是“日毛”,“初起”是“原先”,以前是“美成儿”,“本来”是“压根”,“讨厌”是“膈意”,“脏”是“屙囊”等,虽为俗语但十分形象可爱。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南阳为秦汉之际经济文化重镇,秦统一了六国文字,实行“书同文”的政策,但许多古音古字古词得以保留于民间至今。南阳又是中原与荆楚相通之地,文人墨客云集,故而使得相当一部分古词汇在民间得以保留,方言中也有荆楚风味;明代唐王立藩和清初黄廷军屯,带来很多江浙福建子弟,南阳方言又融合了江浙闽特色,其生活用语、歇后语、民谣的幽默风趣以及所体现的古代文化的质朴,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唐明华:千百年来,地方戏传承着方言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戏曲工作室主任唐明华说,地方戏之所以能生存发展,主要原因是各具地方特色,包括方言。比如,方城曲剧,内乡宛梆,社旗越调等各具自己的地方特色,咬字吐词中反映着地方方言。这要感谢那些为传承家乡戏曲做出不懈努力的人们。地方戏是我国艺术大花园中的朵朵鲜花,散发着各种幽香,给广大的观众带来不尽的艺术享受,地方戏曲应珍惜自己的特色,为南阳方言的传承做出贡献。

郭文学:方言儿歌,有教化育人的作用

年过七旬的民间文化学者郭文学也是老南阳人,他说,他们这一代人小时候,方言顺口溜还有着普及常识、教化育人的作用。

如“风来啦.雨来啦.老鳖背个鼓来啦。”是很形象的天气常识。

“吃菜长头发,戴花回娘家;娘家有个狗,拽住屁股不叫走。”反映民间生活情趣。“假干净,尿刷锅,波罗盖儿(膝盖)上捏窝窝!”形象地说不讲卫生。“肚子疼,到王营,王营有个好医生,又是掐又是拧,看你鳖娃疼不疼。”形象地教育孩子们,有病要及时治疗。

“要过年,没有钱,把那鸡杀了来过年。那鸡说,会下蛋皮又薄,杀我不胜杀那鹅;那鹅说,羽毛白脖子长,杀我不胜杀那羊;那羊说,四只蹄子朝前走,杀我不胜杀那狗;那狗说,看门叫里嗓子哑,杀我不胜杀那马;那马说,备上鞍子你能骑,杀我不胜杀那驴;那驴说,一天磨那三斗谷,杀我不胜杀那猪;那猪说,一天吃你三升糠,死也死到刀尖上。”这是形象的动物学教育。

“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教育孩子们,不要学花喜鹊,要孝敬父母。

博大精深的南阳方言

再了解点儿

20南阳方言——时间篇

南阳方言——动物篇

南阳方言——生活篇

南阳方言——语言篇

来源:文明南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原标题:《南阳方言知多少?来一块儿拍拍》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anyangshizx.com/nysrk/132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