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6.html 炎炎夏日,乡郊纳凉。 周末,邀朋三五,驱车出南阳城,欲往卧龙区谢庄镇田营村寻友小聚。 沿途须经紫山。远望此山,林木葱郁,若有紫气萦绕。山体跨蒲山、谢庄二镇,有峰三座。 “山前明唐蕃墓,南有石桥,号朱王桥。”《南阳府志校注》如是记载。 紫山东麓有一水,冬夏常温,因名汤谷,今已枯涸,梅溪河、温凉河、黄渠河等皆源于此。 紫山美,古迹多。明《嘉靖南阳府志》云:“紫山,有汉末庞士元隐居处,遗迹有凤雏台。”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他常和挚友诸葛亮在凤雏台一起抚琴长吟,纵观天下风云,详谈治邦妙策。《三国演义》中,庞统曾辅佐刘备,屡献妙计,后殁于落凤坡。 紫山北傍龙王沟水库、南与卧龙岗绵延相连,为明历代唐王陵园和道观寺庙聚集之地。灵山寺是在城皇庙原址上修建,位于紫山南麓的半山腰处,建有大雄宝殿,两边侧房38间,寺院占地面积4.67公顷。紫灵峰顶端建有祖师庙,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起香火会,大戏、杂技、狮子、旱船、竹马、响器等热闹非凡,并吸引方圆数百里成千上万的香客顶礼叩拜,虔诚祷告。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将其二十二子朱柽封为唐王,册封地就在南阳。朱柽死后安葬于紫山之阳,后历代朱王,包括靖王、宪王、庄王、成王、敬王、顺王、端王、裕王以及一些公主等,皆魂归紫山。 据明一统志载,紫山十多座陵墓,气势宏伟,殿阁亭堂鳞次栉比,周围红墙二百九十丈,占地五十余亩。故,后人把紫山誉为南阳的“十三陵”。 紫山沿线,古为宛洛通衢,进可入荆楚下湖广,退可进伏牛上太行,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相传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追杀,睡在紫山隐蔽的大石板前,躲过了莽兵的追杀。后来,刘秀起兵南阳,于公元二十五年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号称光武帝,当年刘秀睡过的大石板,被人们称作“刘秀床”。 紫山上被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奇特之所,还有“罗圈阵”、“白龙宫”、“好汉坡”、“石头寨”(传说长8里13步,与南阳府旧城等长)、“天井”、“神仙洞”、“转运石”、“娘娘床”、“擂鼓石”、“红艳潭”、“白马寺”、“走马岗”、“林马场”、“可楼洼”(医圣张仲景采药之地)…… 沿紫山旁的蒲谢大道西行,不久便来到田营村。 站在此村高岗之上,东望紫山,忽觉山体仿佛凌空而起,向周围延伸出五条山脉,如五龙腾飞。这,或许就是伏牛山脉进入南阳的神秘气象,孕育出灵山秀水。 田营村位于谢庄镇东部,紫山脚下,靳水路、靳小路交汇之地,卧龙区谢庄镇公墓就坐落于此。 墓苑背倚青山,坐北向南,面向秀水,避风朝阳,保留地质原貌,体现出原始的自然风光。 有意思的是,公墓周围地质多为马骨石,唯此地为细腻黄土。 古人曰:土为气之母,有土乃有气。生而面朝黄土背朝天,逝而枕黄土而眠,也算是孝敬前辈的养育之恩,完成了后世子孙的尊老孝老心愿。田营村近依紫山余脉,远有塔子山、磨山相望,峰峦环绕,实为承天地之雨露、得山川之灵气的小村子。 晚上,在田营村小酌,凉风拂面,繁星点点,别有一番乡野的乐趣。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anyangshizx.com/nysly/1233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