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4/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9927173330035222&wfr=spider&for=pc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杨书贞

核心提示:胡辣汤、穿山灶……春节期间热映的《舌尖3》让河南美食着实又火了一把,更“惹火”了南阳的胡辣汤店。位于南阳市张衡路上的某胡辣汤店因味道正宗远近闻名,初六开市首日,即引得4名外国友人排队抢喝“头啖汤”。

外国人排队喝胡辣汤

正月初六早上7:05分,南阳润润包胡辣汤店端出了新春的第一碗胡辣汤。诱人的香料、透亮的面筋、浓郁的骨汤……门外是好这口儿的食客们,凛冽寒风中6米长队一字排开,其中还有4名外国友人。“一直爱喝这家的胡辣汤,最近看舌尖3,又嘴馋了。呵呵呵……”排在第三个的中年男子打趣地告诉记者。

迈克尔·伍德,来自南非,南阳师范学院留学生,也是胡辣汤的忠粉儿。他和另外三名外国留学生一起站在排队的长龙里,尤其引人注意。他告诉记者,来南阳两年,深深地爱上了南阳胡辣汤这醇厚咸香的味道,“辣得过瘾,喝着暖胃。”他用蹩脚的中文说。迈克尔·伍德喜欢中国美食,《舌尖3》里唯美的胡辣汤镜头让他次日就来到店里喝汤,可惜春节不营业,败兴而归。今天,迈克尔·伍德特意点了店里的招牌——胡辣汤和槐花包子犒劳多跑了一趟的自己。

店老板薛毅委告诉记者,这4位外国朋友常来店里吃饭,包子和胡辣汤每次必点。开市首日,自己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来。作为在餐饮界打拼了20余年的资深大厨,薛毅委认为胡辣汤承载着乡情乡味,只有用最地道的食材才能造就一碗好汤。

丹江大鱼头,吃哭了淅川移民

丹江大鱼头,究竟如何大?比脸盆还要大!

在南阳满江鸿酒店的餐桌上,记者见到了南阳名吃——丹江大鱼头。7斤重的鱼头躺在盅中慢煨,氤氲出淡淡的肉香,盅中是越来越浓白如奶的汤汁,入口鱼肉筋道……

店内大厨介绍,做好这道菜必须选用南水北调工程源头、亚洲最大的淡水湖丹江湖里面的花鲢野生鱼头,要求生长4年以上、整鱼15斤以上,取其鱼头,用丹江原水小火慢炖3个小时终成美味。

南水北调大工程,渠首在南阳淅川。“就是这个味儿!”淅川移民王映雪对这道菜竖起大拇指。为了国家大工程,王映雪一家举家搬迁异地。过年了,全家特地来吃这道菜。用丹江的水和鱼做出的美味,不再仅仅满足口腹之欲,浓浓的汤汁里还有王映雪们对故土的怀念。透过升腾的香气,记者看到王映雪眼中闪烁的泪花。

新野板面,一筷子,到新野

白面条、绿菜叶、红臊子,入口来“辣酥酥,香喷喷”,这就是风靡南阳的新野名吃——新野板面。

南阳府衙附近的元宝堂因了这一碗面而兴盛十余年。“这道面每桌必点,春节期间的点击量更是直线攀升”。店经理告诉记者。

相传,东汉末年,桃园兄弟刘、关、张驻守新野之时,张飞总嫌面条太软,咬着没劲,吃着乏味。厨师为了满足这位“喝断桥梁、粗中有细”的大将军,多次琢磨,反复研制,才制成这种“板面条”。张翼德吃后哈哈大笑,高竖拇指,连声叫好!自此,新野板面便广为流传。

后厨王师傅介绍说,和面和制作臊子是板面成功的关键。按比例用食盐、水和面,反复揉搓至筋道,再经过反复揉条摔板,直至其触摸如丝绸、手扯有拉力、提起似瀑布、板时噼啪作响才算大功告成。“反复揉搓目的是调整面团内面筋蛋白质的排列顺序,使杂乱无章的蛋白质分子排列成一条长链,业内称其为顺筋”,王师傅告诉记者。

选用南阳黄牛肉和纯正牛油制作的臊子精在工艺,巧在火候。吃之香而不腻、辣而不辛、色如玛瑙,味道鲜美。

春节回南阳过年的的北京白领胡先生挑起一根新野板面说:“真有一种一筷子到新野的快感!”

来源大河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anyangshizx.com/nysly/123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