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3/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诸葛亮

不久前,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未出草庐,已知天下三分,称他是”南阳最牛的农民”。随后,有南阳老乡留言提出质疑,并表示:”南阳最牛的农民”应该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我通过《后汉书》以及《三国志》等史料,发现两人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都在南阳种过地,到底谁才是南阳“最牛的农民“,不妨通过史料记载进行推敲。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两人惊人的相似之处

刘秀和诸葛亮,一个生活在东汉初期,一个生活在东汉末年,作为汉朝的人物,两人的人生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

1.出身名门,但年幼丧父,由叔父抚养长大

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是名副其实的皇室后裔。但是刘秀9岁的时候,家父亡故,跟随叔父刘良生活,期间到长安太学,学习《尚书》,略通大义。

根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是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可谓出身名门。但是,诸葛亮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有资料显示:诸葛亮岁丧母,8岁丧父),跟随叔父诸葛玄生活。

《魏略》记载:“诸葛亮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可见,刘秀和诸葛亮都有一个好叔叔,并且都受过良好的教育。

另外诸葛亮式的“观其大略”读书法,不纠缠在细枝末节,不纠缠在文词风格,而是跳出书本,带着思考把握书中的精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和刘秀读书时“略通大义”有几分相似。

2.生逢乱世,年轻时颠沛流离

刘秀出生在西汉末年,青年时又逢王莽篡汉,中原地区连年天灾,农民起义蜂拥而至。地皇三年(注释:地皇,是王莽的年号),南阳地区发生了荒饥,原本家境殷实的刘秀家族,也受到了影响,哥哥刘縯的宾客因为盗窃,被官府通缉。刘秀也受到了牵连,为躲避官吏搜查,逃亡到南阳新野县的姐夫家中。

曹操占领徐州并屠城

诸葛亮童年时期,河北、山东一带爆发黄巾起义,战火蔓延至琅琊老家。诸葛亮1岁的时候,曹操父亲在徐州被害,曹操打着“报父仇”的名号,大举进攻徐州。徐州城破,曹操进行了屠城。虽然诸葛亮幸免于难,但屠城惨状,成了他童年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诸葛亮先后跟随叔父辗转豫章郡(今江西省南昌市)和荆州。建安二年(年),叔父诸葛玄去世,17岁的诸葛亮,躬耕于南阳。

.躬耕南阳期间,人生发生转机

”躬耕南阳“,也许并非诸葛亮的”专利“,刘秀也曾在此”躬耕“。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刘秀热爱农业劳动,勤于耕种,为此还被却好侠养士的哥哥看不起。刘秀在新野期间,应该是在种地,“卖谷于宛”(宛,南阳郡治宛城)就是最好的证明。

刘秀在宛城遇到了李通,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在宛城起兵反莽。宛城起兵开始,年时间,刘秀再建一个大汉王朝——东汉。建国后,平定动乱之后,刘秀励精图治,开创了“光武中兴”。

南阳诸葛草庐

诸葛亮失去了叔父的庇护以后,只好躬耕陇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建安十二年(公元年),屯兵新野的刘备,在诸葛亮躬耕地地方,三顾茅庐,终得“卧龙先生”诸葛亮出山辅佐。君臣两人“鱼水三顾合”,给后世留下了一段“三顾茅庐”的佳话,草庐对策也成为蜀汉立国的总纲领。

可见,“躬耕南阳”期间,是刘秀和诸葛亮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4.妻子都是南阳人,得到了妻子家族的支持

刘秀的妻子是南阳新野人阴丽华。刘秀在新野的时候,阴丽华的美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秀在长安求学,见到执金吾车马排场很壮丽,因而赞叹地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28岁那一年,官拜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并娶阴丽华为妻,终于实现了长安求学的愿望。

阴丽华所在的阴氏家族,是新野的豪门。阴家的先祖是春秋名相管仲。管仲第七代子孙管修,从齐国迁居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以后便以“阴”氏为姓。秦末汉初,阴家举家迁徙到了新野。刘秀发迹,也离不开新野阴丽华家族的支持。

诸葛亮在南阳躬耕期间,遇到了有影响他一生的人——南阳隐士黄承彦。黄承彦乃沔阳名士,高爽开列,深谙兵法韬略,是东汉南阳太守黄子廉之侄,当时辞官隐居于南阳城南白河边的黄龙庙村。黄承彦非常欣赏诸葛亮,将自己平生所学,倾力传授,并把把长女阿丑,许配给诸葛亮为妻。

南阳城南白河边的黄龙庙村

结束语

毛主席评价刘秀是“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在”封建皇帝圈子“,也许刘秀才是“南阳最牛的农民“。

杜甫评《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丞相圈子”,也许诸葛亮才是南阳“最牛的农民“。

南阳,是诸葛亮和刘秀发迹之前共同生活过的地方,都有“躬耕垄亩”的相似经历,到底谁才是“南阳最牛的农民“,欢迎谈谈你的看法。#南阳历史文化#

单选

诸葛亮、刘秀都曾“躬耕南阳”,谁才是“南阳最牛的农民”?

诸葛亮刘秀很难判断...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anyangshizx.com/nysly/122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