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3/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邓州,古称“穰”,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中部偏西,东连新野和唐河县,西南接湖北省老河口市和丹江口市,北与内乡县为邻,南北长69km,东西宽67km,总面积约为平米千米。

邓州市地处古“南襄隘道”西侧,是古时“商山-武关道”的必经之路,也是“宛鄂驿道”的联络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从而使之成为中原重镇。

邓州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早期是诸侯国邓国国都所在地,楚文王十二年邓为楚所灭,楚置“穰邑”,后属韩,仍为“穰邑”;秦朝置南阳郡,邓州隶属之,领三县;南北朝时期,将荆州治迁至邓州,成为其在历史上最显著的时期。

隋唐期间,曾三次置“以邓州为中心的南阳郡”;五代曾先后置“宣华军节度”和“武胜军节度”于此,是南阳盆地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两宋时期,邓州曾分属金和宋,最终属金南京路,州治于穰,辖三县;元初,邓州属襄阳府,后属南阳府,州治于穰;明清时期,邓州属河南布政使司南阳府,雍正时设散州不领县;民国时期,邓州称邓县,直至解放后;年,邓州为省级直管县级市。

邓州城市建设可追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穰城。古穰城城址位于现内城东南角,单层城墙。后邓州城池在古穰城基础上扩建,至元代已有内外二城,在元末王权大战中摧毁,于明初重新修建。内城以古代穰城城址为基础而建,砖筑。

明崇祯十年流寇破坏,邓州城郭疮痍之地,外城不能守,而集中力量修内城。康熙年间,内城砖石毁,知州赵德修缮之,“由东而南而西,共计三百六十八丈”,近数十年内无征战,故城将完好无缺。

清乾隆年间,“今邓之外城虽稍颓废,内城固屹然也”。明初至清雍正年间,邓州领三县,为区域中心,雍正始为散州不领县,此间邓州城舟车船马繁禄,商品交易繁盛。在民国时期,战乱频繁,邓州古城城墙被夷为平地,之后一直未重建,邓州古城从此成为“无墙之城”,今邓州只在百花洲处有些许城墙遗址。

自古以来,南阳盆地是兵家必争之地,执政者在此地区长期驻守防御军队,用来巩固政权,因此官兵在这一地区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非战的平常时期官兵如同平民,入户拥有户籍,进行屯田和日常防御工作,而在战争混乱时期官兵履行军人的职责,进行征战,保卫领土。

史志记载,明初南阳地区设立有南阳卫、邓州守御前千户所、唐县守御右千户所、永乐年间设置的南阳中护卫(唐府中护卫),而据《南阳府志·王庄军屯》中有关于军屯分布的记载:邓州有南阳卫屯田12处。邓州城中有韩营、刘家营、闫营和杨营等军营驻地,他们与平民共同生活,形成“兵民混居”的居住模式。

历史上曾有六位皇帝想迁都邓州。

永熙二年,高欢作为大丞相控制北魏朝政,元修因不满高欢专政,与其决裂,高欢带兵从晋阳南下,将入洛阳。元修为避开高欢,接近荆州刺史贺拔胜,考虑迁都邓州穰城。但散骑侍郎柳庆劝元修迁都长安,权衡利弊后,孝武帝最终决定迁都长安,依附于宇文泰。

武德七年,突厥举国从原州连营南下,所到之处都极震恐。唐高祖李渊担心守不住长安,于是有了迁都邓州的打算,一众大臣均赞成迁都。不过这次受到了李世民的反对。

唐昭宗继位时,大唐趋于分崩离析。唐昭宗困守于长安城中,很多割据的军阀,都想让唐昭宗迁到自己的地盘上。不过,唐昭宗有自己的想法,欲迁都到襄阳、邓州一带。由于朱温的牵制而未能实现。

靖康元年一月,金兵逼近,时任北宋宰相的白时中、李邦彦等人,立主割地议和,同时谋划奉皇帝之命出逃襄、邓,以避开金人的攻势,遭到力主抗金的李纲竭力阻止。

北宋灭亡后,康王赵构于应天府建立南宋,迫于形势,一度启用曾被贬的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郎李纲。金兵逼近应天府时,高宗欲迁都以避开金军,李纲力劝宋高宗赵构迁都到邓州一带。

但李纲所提之议,却遭到政见不同的黄潜善、汪伯彦等人的极力反对,高宗最后采纳了黄潜善等人的建议,后于建炎四年,迁都临安。

天兴元年,蒙古军围攻金国都城开封,金军坚守将近一年,丞相赛不和右司郎中白华等人主张入邓州。同年十二月,金哀宗逃离开封,迁都归德。次年六月,因归德形势恶化,金哀宗又逃往蔡州。但蔡州易攻难守,金哀宗才觉得迁都邓州好,但机会已经错失。

邓州在古代具有极高的的战略地位,以至于曾被多次选为迁都的对象。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anyangshizx.com/nysjj/122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