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主任王忠,是医生中的“幕后英雄”,他不执手术刀,也不在急诊室,却拥有一众忠实“粉丝”,找他来看病的人,常满怀焦虑而来,总能揣着明白、希望,安心地回家。(资料图)王忠是如何做到的?工作中的王忠,既有男子汉的豪爽,也不失轻言细语的儒雅。从医30余年,在患者眼中,王忠不像医生,更像朋友,他不仅读片读得准,还会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对他们讲读片之外的心里话,帮助患者以平和之心面对疾病。在医院,凡是争执不下的片子,都要请他过目,因为他的读片准确率高。他常说:“读片不能只用眼睛。”有一次,一位不慎跌入三米深电梯井医院检查为软组织损伤,患者回家当晚疼痛难忍。第二天一早,慕名找到王忠,王忠主任边询问病因边仔细读片:“我看是5根肋骨骨折,赶紧找专科医生治疗。”一边作判断,一边还安慰:“现在的医疗技术高,你放宽心配合治疗,不会有后遗症。”病人走后,一旁的学生不解地问道:“王主任,当地的医生为何判断不出是骨折?”“患者骨折的位置比较隐蔽,读片不能只用眼睛看,还要多问病史和症状,用知识和经验综合判断分析。”后来,骨科医生的治疗证明王忠的判断准确无误。王忠主任说:影像科医生是临床的“福尔摩斯”,在幕后为临床医生解开一个个难解的谜题,影像设备只是机器而已,要从一堆黑白照中辨别出异常、读出“真相”,这就需要影像科医生的“慧眼”。一位高明的影像科医生,必须具备“福尔摩斯”的敏锐洞察力和丰富经验。 疫情面前勇担当 王忠主任平时视学术为自己的生命,待病人如亲人朋友,在这次疫情来时,他更是展现出了果敢与担当。王忠主任说,“疫情是和平时代的战争,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存亡,为了打赢这一仗,已有无数同仁远赴湖北做出了英勇的奉献,他们都是可歌可泣的逆行者。疫情如火情,疫情赛军情,所以,我们必须要敢于担当,敢于奉献。”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王忠带领放射科团队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夜以继日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充当起抗疫一线医生的“眼睛”。新冠肺炎的主要病变部位是肺部,患者需要CT检查来明确病情。疫情就是命令,王忠带领团队制定了科室新冠肺炎管理规定,成立疫情工作小组,制定发热患者CT检查流程,认真做好工作人员的防护准备及相关区域、设备的消毒处理,并在第一时间为全科人员全面培训新冠肺炎相关知识。为方便发热病人就医,避免交叉感染,他还带领团队专门设立一间独立CT诊室,供发热门诊患者专用,安排扫描技师轮番值班,每天做好严格消毒。CT报告审核过程也大为缩短,以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工作中每一列疑似病人他都要亲自读片把关,他说这是人命关天的事,丝毫不敢怠慢。除了带领科室主动担当抗击疫情,王忠还被选派成为南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专家小组成员,在完成科室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24小时待命,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接到电话,王忠都会以最快速度深入各县区,协助完成会诊任务。“能用自己的所学替病人解除痛苦,这是我最大的幸福。”“每当我准确诊断一个病人,病人高兴地说声谢谢,我觉得那是对我最高的奖赏,心里非常开心和满足。”王忠主任说。作者丨朱珂珂 摄影丨朱霖 责任编辑丨刘洪 医院 急诊急救-(24小时) |